近日,江蘇油田碼頭莊站污水生化處理系統正式投入運行,至此,污水生化技術在江蘇油田應用12座站點,覆蓋站點總數的50%。
江蘇油田工程院2009年立項攻關該技術,歷時13年,12件專利獲授權,建立形成了完備的技術體系,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累計處理油田污水2000多萬立方米,水質達標率較常規技術提升10個百分點。
“生化技術利用微生物消耗污水中石油烴類物質,是乳化油的‘克星’。同時,無需投加絮凝劑等藥劑,可降低30%的藥劑成本?!奔夹g人員莊建全介紹。今年,研究團隊進一步挖掘降本空間,優化方案設計,實現菌劑成本、系統能耗再降30%以上。
碼頭莊站原“活性污泥”系統已運行10年以上,設備老化失修、運行能耗居高、污泥活性降低等問題凸顯,急需升級改造。
“老站改造絕非易事,必須根據站點原有工藝、水質特點,量身打造專屬的生化技術方案?!眻F隊負責人時維才說道。研究團隊用“生物接觸氧化”替代“活性污泥”,首次采用三級生化池串聯運行模式。改造后,碼頭莊站出水含油、硫化物均為0,綜合水質達標率提升10%。
近期,研究團隊建立了“污水系統狀況現場快速評價方法”,實現了生化系統運行情況的現場快速分析,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