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制造網訊 2月27日,從貴州甕福藍天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傳出好消息,2011年該公司無水氟化氫裝置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產出無水氟化氫產品1.5萬噸,利潤超過3000萬元。這標志著我國由氟硅酸制取無水氟化氫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該裝置也成為采用該技術的世界第一套穩定運行的工業化裝置。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得到國內外不少廠家的關注,云天化、湖北興發等企業對引入該技術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南非和沙特的磷肥企業也有意引進該技術。業內專家表示,在傳統螢石法氟化氫技術遭遇資源瓶頸的背景下,該技術有望為甕福藍天帶來更多的訂單。
據介紹,該技術是甕福集團對從瑞士波士公司引進的氟硅酸制取有水氟化氫技術改造而成,采用一步法工藝,將氟硅酸直接分解為氟化氫和二氧化硅。與國內目前正處于研發中的由氟硅酸兩步法制取氟化氫技術相比,該技術擁有流程短、能耗少、成本低等優點,但對設備的要求比較高。
據了解,2008年3月底,甕福藍天采用一步法工藝建設的這套裝置打通全流程,生產出無水氟化氫產品。4月中旬,該裝置生產的無水氟化氫達到工業級優等品標準,但隨后出現的設備問題一度阻礙了裝置的連續運行。首先是在氫氟酸的強烈腐蝕下,硫酸和氟硅酸的混合反應器設備襯里出現破損,給安全生產和環境帶來風險。緊接著從德國進口的氫氟酸和氟硅酸的分離器在高溫、強腐蝕條件下,僅4個月就被迫報廢。
為解決設備問題,甕福藍天與國內設備廠家針對新工藝特點進行攻關,創新改進了設備結構,使裝置一步步達到長周期運行的條件。從裝置投料試車成功到基本保持穩定生產,甕福藍天花了大半年的時間。2009年裝置運行基本保持順暢,但在金融危機的大形勢下,沒能實現盈利,處于虧損狀態。2010年,該裝置扭虧為盈。2011年,該裝置真正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至此,由磷肥副產氟硅酸直接制取無水氟化氫的工藝技術真正在我國落地生根。
新工藝很快在甕福集團內部實現了復制。2012年1月12日,位于福建上杭縣蛟洋工業園區的福建甕福藍天公司年產1萬噸無水氟化氫項目舉行了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