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球天然氣市場的現狀,專家和普通消費者仍存在分歧。爭論的主要焦點是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是會大幅下跌還是會進一步上漲。隨著通貨膨脹率在過去一年創下歷史新高,沒有人能責怪消費者的謹慎。大多數專家一致認為,天然氣價格和需求將保持不變。持續的歐洲能源危機對這一點影響很大。歐盟國家繼續尋找燃料的替代品。然而,歐洲的能源問題可能會波及整個國際能源市場。事實上,這種情況可能已經發生。
歐洲液化天然氣危機波及美國
由于歐洲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天然氣儲備不斷減少,歐盟一直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能源的替代品。正因為如此,全球天然氣競爭最近經歷了急劇和持續的上升。
與此同時,事實證明,冬季將是普通消費者錢包最緊張的月份。畢竟,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和歐洲家庭依靠天然氣取暖。隨著冬天的迅速臨近,形勢看起來很嚴峻。雖然《降低通脹法案》等法案可能會減輕美國家庭對天然氣需求的一些壓力,但這些舉措的實施和建設需要時間。真正的問題仍然存在,他們會在3~4個月內準備好嗎?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歐洲瘋狂尋找解決方案的努力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回報。挪威、美國和英國等國已經開始幫助德國和其他中歐國家獲得替代天然氣進口。然而,這些來源是否足以讓歐盟度過冬季,仍有待商榷。
亞洲密切關注天然氣儲備
隨著對天然氣的競爭達到白熱化,許多人猜測全球天然氣價格將繼續上漲。不僅美國的天然氣供應被運往歐洲以應對能源危機,而且創紀錄的熱浪也意味著更多的電力消耗,因為美國和歐洲的家庭在炎熱的夏天越來越依賴空調。
過去幾周,就連亞洲也開始感受到西方能源危機帶來的壓力。
像韓國和日本這樣天然氣儲量極少的國家,嚴重依賴天然氣進口。這使它們與歐洲形成了直接競爭,后者著眼于通過海上運輸液化天然氣。盡管確保供應的戰斗才剛剛開始打響,但許多專家預計,未來幾年這種戰斗將會更加激烈。
化工制造網將隨時為您更新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資訊動態。